屈指算来,我与亲爱的石老师已有三十多年的未见。
1976年,卢家口公社五条涧大队新建的学校落成了,而我刚好到了上学的年龄,这一年,我顺利报上名,成为这所新学校的一名学生。此前一年,我曾到五条涧大队的老学校报名,因年纪不够没能入学,我只得眼巴巴看着哥哥姐姐上学,眼巴巴听哥哥姐姐讲学堂故事。如今,终于能上学了,我心里真高兴啊,我每天精神十足,兴致勃勃,尤其是我还担任了班里的“发歌”委员:上课铃一响,我就张大嗓门领着同学们唱歌,我歌声嘹亮、高亢,可以响彻学校的所有班级;我的老师是一名公办老师,和我父亲年纪相仿,我们称呼他“团”老师,我父亲和“团”老师很熟,“团”老师对我也好,还帮我削过铅笔,然而第一个学期还没上完,“团”老师却调走了,一个年轻的女老师-“石老师”接替了他。
石老师那天走进我们的教室,梳着两根大辫子,她自我介绍,说她姓石,名叫望新,以后由她担任我们的老师。时隔多年,现在回忆起来,确乎不记得石老师具体模样了,但石老师无疑是年轻的,也是美丽的,石老师的脸上经常飞着两朵红云。石老师的声音多么柔和,石老师的眼睛又常常满含笑意。我们这一帮小小孩都知道石老师是本大队石家台人,石家台就在学校旁边,石老师是民办老师,由大队部安排的,然而这些一点不影响我爱戴石老师。
随着学习的深入,我们开始接触数学,尤其是乘法的概念。石老师在黑板上写下“2×3”,又写下“3×2”,然后在黑板上画好几组圆圈,石老师向我们解释这些数学符号的意义,尽管小小的我们真是难以区别这些名称,我们被乘数、被乘数搞得晕头转向,觉得数学真难,石老师只得反复用圆圈圈说明。唉,农村出生的我们,父母大多是文盲,本没有把教育当回事,我们一出生就在泥巴沱中长大,压根没有智力启蒙啊,真难为老师费这么多精神教育我们了。
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假期,母亲说,后天你小姑妈嫁大姑娘,你和石老师请个假,我带你去姑家吃“长伙”。第二天,我向石老师请假,石老师听我说要和母亲一道上姑姑家喝酒,石老师笑了:“新新还会喝酒呀!”不过石老师随即批准了我的请求,大概是体谅我们生活的艰辛吧。当我回到学校,石老师笑着问我,“喝了几两酒啊?”听我说没喝酒,但吃了肉圆子和炸鱼块时,石老师开心地笑了,当然我告诉石老师,拉下的课我一定补上。
二年级期末,已到隆冬天气,一个周六的清晨,天刚蒙蒙亮,我就条件反射般醒了,翻身准备起床,母亲按住我,说,今天就别上学了,外面冷着呢。我一听,急了。我说,石老师昨天嘱咐过,今天不放假,要期末考试了,得补课。母亲不同意,劝我,雪籽在打瓦片呢,天眼看下雪了,天这么冷,老师和同学们都不会到校的。我坚持要上学,母亲无法,只得由着我起床出门。
我穿着厚厚的棉服,戴着母亲为我准备的“风先帽”,背着布书包,顶着刺骨的风雪,沿着我们乡村土路一步步走到学校,学校里果然门窗紧闭,没有其他同学到校,不过石老师已站在教师门口,看到我走过来,石老师怜爱地走上前,握住我冻僵的手给我取暖,说,没想到你来了,天气这么冷,可别冻坏了,又道歉地说,老师不知道今天下这么大的雪,不该要你们来补课。过了一会,我稍稍缓过来一点,石老师嘱咐我赶紧回家,不过路上一定慢慢走,别滑到摔跤,我听到老师放我回家,我赶紧往回走,走出很远,看见石老师还张望着我。
终于,二年级期末考试结束。三年级再开学时,石老师没有走进我们的教室,在其他年纪其他教室,我也没有看到石老师的身影。后来,听石家台的同学说,石老师结婚了,对象就是原来在学校教书的某某老师,我小小的心里难过了好长时间,我在心里问,难道女老师结婚了就不能教书吗?是谁不允许石老师教书呢?
小学毕业时,我们的国家已经实行了高考制度,在农村辛苦一辈子的母亲说什么都要我读书跳出农门,可我们大队的学校没有初中,我不得不到离家较远的胜利中学住读。自此,我渐渐离开了老家五条涧。初中二年级的一个假期,我在石老师的婆家---离我家不远的“巷子”湾偶遇石老师,那一天,我其实是到“巷子”湾看望同学洪波,石老师就在“巷子”湾的“禾场”上“绞笆子”,石老师头上扎着防灰尘的头巾,坐在一个小小的矮凳上,两只手在一大堆柴草里扒拉--一只手必须将草堆里的草一绺一绺地抽出来,另一只手必须随时送出抽出来的柴草,两只手必须紧密配合;另外还有一个小娃娃在石老师前面挥动着“绞子”,将石老师送出的柴草绞紧。我想,那个小娃娃应该是石老师的孩子吧。
我很意外,没想到时隔五六年,我会在“巷子”湾见到亲爱的石老师,没想到石老师会“绞笆子”,更没想到石老师会因为我而尴尬。
我认出了石老师,轻轻走上前喊了声“石老师”,石老师抬起头,也认出了我,惊讶于见到我,石老师一时之间有些难为情,“啊,是周新啊,你看我,现在--”石老师低下头,没有继续说下去,我马上察觉到了老师的处境和心情,我赶紧转移话题:“老师,您忙,我到洪波家去看看。”
“啊,洪波家啊,就在前面。”石老师像解脱一般,“去吧,走几步就到了。”
这是小学二年级之后至今,我见到石老师的唯一一次,这一次,我和老师没有多的交流,那时我还不懂人情世故,而老师又处境艰难。
初中毕业后我到卢家口读高中,再后来参加工作,我离老家越来越远,而我见到老师的机会也没了。这些年我混迹江湖,学业上、职位上、财富方面都乏善可陈,自觉愧对老师教诲,也就不敢再见老师。
然而每每回首前尘往事,仍忍不住思念亲爱的老师。前年,我托“巷子”湾“洪波”打听石老师的近况,终于得到老师的消息,老师目前随儿子媳妇定居沙市,儿子媳妇很有出息,石老师身体康健、生活不错。这无疑是个好消息,我稍感安心了。
愿亲爱的老师一切安好,永远幸福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青白江同成仁网络工作室,本文标题:《亲爱的老师 》